日照经开区织密独居老人“防火安全网” 科技赋能筑牢生命安全防线
半岛网7月2日讯(记者 张永平)近日,日照经开区河套村88岁独居老人裴淑娥家中迎来了一支特殊的服务队。由经开区消防救援大队、奎山街道工作人员和专业安装人员组成的联合工作组,正在为老人安装新一代联网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。这项民生工程是经开区深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、创新基层消防安全治理的重要举措。
“这个智能报警器就像24小时在岗的安全哨兵。”消防救援大队工作人员葛荣民耐心地向老人解释说。该设备采用先进的光电传感技术,能够实时监测室内烟雾浓度,当检测到异常时会发出高分贝的声光报警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设备接入智慧消防物联网平台,实现报警信息“三级联动”——第一时间推送至监护人手机、村委应急值班室和平台监控中心,构建起“监测-预警-处置”的闭环管理体系,为初期火灾扑救赢得宝贵时间。安装完成后,工作人员还对设备进行了全方位功能测试,确保运行稳定可靠。
看着崭新的报警器,裴淑娥老人欣慰地说:“现在睡觉都踏实多了,感谢政府把我们老年人的安全放在心上!”这份安全感源自经开区对防灾减灾工作的系统谋划和精准施策。
2025年初,经开区消防救援大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,将“为全区660户孤寡老人安装智能感烟报警器”纳入年度重点民生工程。为确保项目落地见效,大队联合各街道开展“敲门行动”,重点摸排独居、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,建立“一户一档”安全隐患台账,按照“轻重缓急”原则,优先为高龄、行动不便及偏远区域老人安装设备。同时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,引入专业机构提供“设备+安装+运维”的一体化服务。
“老年群体是火灾防控的重点对象。”经开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张海波表示,“传统防火手段存在盲区,而智能感烟报警系统通过科技赋能,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,有效破解了‘小火亡人’难题。”
该项工作自今年5月份下旬开展以来,目前已完成奎山街道32个村庄113户弱势群体和北京路街道8个村庄210户弱势群体的设备安装工作,预计7月底实现经开区2个街道全覆盖。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基层防灾减灾能力,更彰显了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思想,用科技力量为特殊群体筑起一道坚实的“防火墙”,让安全守护更有温度、更具智慧。